时间:2018-09-21 15:15:48来源:趣丁网作者:wk
孩子由于年龄的关系,有的时候会无法约束自己的行为,经常做一些恶作剧。而这些恶作剧又会对父母,甚至他人造成不良影响。因此,在遇到孩子恶作剧的时候一定要正确的处理。
爸爸急着要上班,飞飞却把公文包藏了起来,任由大人怎么找,他都不露声色;趁大人没注意时,他把自己藏在衣柜里,吓得大人到处找;妈妈要去买菜,飞飞却把妈妈已经放好的钱袋偷偷地从购物袋里拿出来,害得妈妈白跑一趟;幼儿园老师反映,在幼儿园里,飞飞也经常把小朋友的画纸、图书藏起来……5岁的飞飞最近似乎爱上了搞恶作剧,这令大人无比头痛。
分析:飞飞的行为其实是典型的“恶作剧”,即一种以开玩笑的形式去捉弄人、使人难堪的淘气行为。爱搞恶作剧的孩子一般富有创造性和想像力,他为了设计出一个有新奇感的方案来,需要动脑筋,这对智力发育无疑起到催化作用。恶作剧还可增强孩子的独立性,因为这类行为的一个特点就是超越规范的界限,独立性的形成恰恰需要这种超越。由此可见,搞点恶作剧对孩子智力发育是有好处的,我们不能盲目地斥责甚至惩罚孩子。
恶作剧行为往往是孩子无意间偶然的灵机一动,并不是其品德意识直接而真实的反映。但不重视它,任其发展,也将养成孩子不良的行为习惯,势必会伤害到别人,也不利于其自身的健康成长。所以,我们应从品德培养方面来认识孩子的恶作剧,分清原因,对症下药。
一般情况下,家长在遇到孩子恶作剧的时候都会有下面这几种错误的做法:
这种类型的家长往往不论场合,发现孩子恶作剧之后都会严厉的训斥,甚至是拳脚相加,让孩子饱受皮肉之苦。
有的家长明明知道孩子的做法是不对的,但却认为孩子还小,大了自然就会好,以此作为理由对孩子的恶作剧不批评,一味地轻描淡写。
有的孩子恶作剧的对象是其他人,这个时候家长就觉得是自己孩子“点子多”,甚至会夸耀孩子非常的“机智”。
显然上述做法都是不可取的,那么正确的处理方法又是什么呢?
恶作剧其实往往只是孩子无意间的灵机一动,并不是孩子品德的一个真实反映。但是如果不重视恶作剧,任其发展的话,是能够养成孩子的不良行为的。
恶作剧是一种非理智的行为,它的后果往往是事与愿违的。家长这个时候就要跟孩子讲明恶作剧的危险,而且这种危险不光是对孩子自身有威胁性,对他人也会造成一定的损害,要教育孩子从小养成关心他人的良好品德。
孩子恶作剧的动机也是不同的,有的是单纯好奇,有的是对家长没有满足要求的报复。这些恶作剧是不能一概而论的,要区别对待。
对于孩子的恶作剧,家长既不能护短,也不能粗暴的处理。而是应该探寻孩子会恶作剧的根本原因,指出其做法的错误或者是不妥当的地方。这样也有利于提高孩子的认识,改正他们的错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