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子动车拒让座这样好吗 火车上该不该让座引争议

时间:2018-10-12 14:32:19来源:趣丁网作者:wk

让座的一种美德,但是这种权利的出让只能出于自觉自愿,如果处于强迫就属于道德绑架,因为别人没有义务放弃自己的权利,我们应该相信人性和善心,然后尊重个体依据具体情境所作出的选择。

女子动车拒让座

5月3日,四川达州八旬老人李某坐动车到成都看病,因节后人多,只买到达州到营山的座票。到南充后,老人被座位的主人请了起来,座位的主人是一位女生,老人女儿恳请她和母亲挤一挤,遭到拒绝。老人女儿挽扶着母亲往后走,后面两排年轻人同样充耳不闻。

大约5分钟后,一中年男子为老人让了座。这时,老人女儿说:“年轻人啊,应该多学学。”女生委屈的回答道:“坐自己位置错了吗?”感觉委屈的女生流着泪给朋友打电话讲遭遇。

火车上该不该让座

“让座”看起来是小事,却每每引发大争执。非但当事人裹挟其中,一众围观者也是争论不休。在这起最新案例中,我们依稀看到了那些似曾相识的桥段。比如说,老年人与年轻人的碰撞、道德义务与权利意识的对峙等等。当然,和此前一样,此事中各方的是非对错,依旧很难说清。

诚如当事者所言,买票坐座天经地义,何错之有?也正是鉴于此,不少网友纷纷对“原座位主人”表达了支持和声援的立场。需要厘清的是,动车不同于公交车、地铁等,原本就不属于发生“让座”行为的常见场景。付费乘车、对号入座的交易契约,让乘客“坐自己位置”时更加心安理得。如果说,在公交车上拒不让座会遭遇强烈的道德压力和内心负疚,那么在动车车厢里,此类行为所要面临的“道德愧疚”无疑要弱得多。

“年轻人给老年人让座”,本质上还是一种道德传统、一种价值倡议。这是一种默契的、模糊的、柔性的社会规则,且往往有着约定俗成的适用语境。很显然,在很多人看来,动车车厢等并不算是通常所谓“必须让座”的地方。如今,不少网友之所以力挺“拒不让座者”,无疑是为了重申一种常识和主张:那就是,在抽象的公共道德之外,由市场交易所确认的“用户权利”也该被尊重!

的确,在“让座”等行为中,权利的出让只能出于自觉自愿,而且这种“出让”也该是有限制、有前提的。从公交车到动车,忽略场景的转换,将那套“让座的道德”全盘照搬,或许真的不合时宜……现如今,问题的关键在于,几乎所有人都承认“让座”是一种道德必须,可是对于是要收缩还是扩大“让座”的范畴,则完全是见解各异了——其实,每一次由“让座争端”所引发的讨论,几乎根源都在于此。

无论是摆出道德说教,抑或是祭出权利教条,或许都不足以让我们对“让座”达成一个共识判断,更不用说针对具体个案形成一致观点了。动车上该不该让座?动车上可不可以不让座?这样的道德议题,从根本上说并不适合条分缕析、层层剖解,更不适合产生一套刚性的行动标准。我们所要做的,一是相信人性和善心,二是尊重个体依据具体情境所作出的选择。

网友对于是否让座的看法

这个女儿不孝

@薛好大:有些人要明白,这是你妈,不是全世界的妈。既然老人生病了,出行就要安排妥当,把自己的方便建立在别人的麻烦之上,这个女儿不孝。

@xxxx泡的菊花茶:有一次我在公交车上也思考了这样的问题。但我真不适合久站,所以我累我就不让了。

@马伯庸:买不到票是客观困难,但解决办法有很多。若子女真有孝心,上车前买个马扎才多少钱?找餐车加座才多少钱?或者主动提出赔偿两倍三倍票价给让座乘客也成。宁可让老人站着等别人发善心,也不愿自己用钱解决,我看这个女儿才是真不孝。

道德不能代替法律

@紫光阁:只有认可道德不能代替法律,认可有座乘客可以理直气壮地不让座,才能凸显让座于老弱病残行为的道德价值。

@蓝贝海:不要随意道德绑架,既然带着八旬老人出门,就该想办法照顾周全,而不是去责怪别人。

换个角度思考

@十八师妹:坐自己位置是没错,但是你忍心看着生病的老人家辛苦地站着看你吗?

@反腐动态A:不可否认,道德绑架的确存在于这个社会,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不能丢了。如果那位患病的老人是你的母亲呢?

在众多评论中,有一位网友的观点让人印象深刻:

如果是我母亲,我首先应该去和女孩说:我能否花钱买您这张坐票。如果女孩不同意我再去找别人求助,想要获取权利,必须先补偿别人失去的权力。

相关文章
本类推荐
本类排行
猜你喜欢